跳到主内容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首页
  • 新闻
    • 学术新闻
    • 社会观察

    聚焦学术,关怀社会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教研
    • 学者
    • 课题
    • 论著
    • 咨询
    • 教学
  • 活动
    • 学术会议
    • 学术讲座
    • 学术交流
    • 活动实录
  • 期刊与数据
    • 《中国社会研究辑刊》
    •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 《工作论文》
    • 期刊聚合
    • 学术数据
  • 图书馆
  •  搜索
  •  登陆
  •  注册

  1. 社会学人类学网
  2. 正文

从村庄生计到文化自觉: 费孝通和关于 “ 民族复兴”的社会学

2020-04-29 01:04  工作论文
摘要: 从《江村经济》伊始,费孝通学术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历时态全球化进程中 的中国命运的关注和反思。本文希望以“民族复兴”这个概念为切入点,将费先生对历时态全 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命运的关注,纳入一个特定的时空社会学框架之中进行解释。论文具体分 析了如下五重历时态: ( 1) 1911[1840]—1949,两半社会( 半封建半殖民地) 和中国的早期现 代化,对应的是费先生早期的村庄生计研究( 以江村研究和云南三村研究为代表) ; ( 2)1949—1978,历时 30 年的制度性隔离( 以及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复兴”之基础的多重结构性牺 牲[structural sacrifices]) ,对应的是社会学作为资产阶级学科遭到取消的学科命运和当时代 重要社会实践的历史演进; ( 3) 1979—2008,改革开放和中国重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对应的 是费先生提出的发展模式论( 其主要理论要素为内生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 ( 4) 文化自觉作为 消减中国悖论( 经济上的融入与政治上的怀疑) 的一个理论范式,对应的是费先生在文化欣赏与文化接纳这两个概念基础之上,对中国现代性崛起的国际公共关系策略的战略思考; ( 5) 从 文化自觉到制度重构,对应的是延续费先生的这一战略思考,如何在后费孝通时代继续推进 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重构,以便真正达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村庄生计,文化自觉,费孝通,历时态全球化,结构性牺牲,制度隔离
作者: 刘能


相关文件
  • 从村庄生计到文化自觉  (2 MB)
 阅读下一篇
长寿时代中国百岁老人死亡风险影响因素探究

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助力中国进入了长寿时代,其突出特征之一是百岁老人数量不断增多。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其变化特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利用 CLHLS 调查获得百岁老人的健康和死亡数据,基于 Cox

 阅读上一篇
数智时代的零工经济:不止于一场工作的革命

2020年全国“两会”上总理专门讲到“零工经济”。当“零工”与“经济”两个现代概念组合在一起时,人们通常会以为“零工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实,早在2014年,已有文献把无雇主劳动的经济称为“零工经济”,马尔卡希的《零工经济》这部具有媒体效应的书则使零工经济更为大家所熟悉。维基百科解释,“在自由市场体系中,临时职位

  • 关于SAChina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站点导航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8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京ICP备05065075号-21

登陆SAChina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忘记密码?
 搜索SAChina
微信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