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首页
  • 新闻
    • 学术新闻
    • 社会观察

    聚焦学术,关怀社会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教研
    • 学者
    • 课题
    • 论著
    • 咨询
    • 教学
  • 活动
    • 学术会议
    • 学术讲座
    • 学术交流
    • 活动实录
  • 期刊与数据
    • 《中国社会研究辑刊》
    •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 《工作论文》
    • 期刊聚合
    • 学术数据
  • 图书馆
  •  搜索
  •  登陆
  •  注册

  1. 社会学人类学网
  2. 正文

老龄化背景下异地养老模式类型、 制约因素及其发展前景

2019-04-05 09:04  人口学
摘要: 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异地养老新方式顺应新时代社会转型需求。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异地养老经历了初步萌芽、持续推进、加速发展三大发展阶段,各地在政策与实践层面也先后进行探索。现阶段异地养老模式主要分为机构抱团疗养型、候鸟式安居养老型、季节性休闲度假型、互动式旅游养老型、移居探亲交友型五种类型,每一类型均有其独特优势和不足之处。由于养老政策统筹难度大、传统养老思想难冲破、老年人健康风险较高、异地养老配套不完备等因素,异地养老遭遇发展瓶颈。但长远来看,异地养老模式的发展前景广阔,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打破政策与法律瓶颈,发展多样化异地养老服务,培育新型养老文化,搭建全国性异地养老服务平台,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服务队伍。
关键词:  养老责任观念,中国养老照料,代际差异,人口老龄化
作者: 陆杰华


相关文件
  • 老龄化背景下异地养老模式类型、 制约因素及其发展前景  (352 KB)
 阅读下一篇
福利体制比较的类型学:源流与发展

福利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社会福利的水平、构成和分配既取决于国家的政治权力模式,也取决于经济的再分配模式和社会中的意识形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福利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和发展,而既有的关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三种类型学划分,既不能完全涵盖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福利制度特征,也不能阐释

 阅读上一篇
现代化变迁与老年人家庭地位演变

使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从宏观层面的现代化变迁和微观层面的父代资源、代际社会经济地位角度研究代际同住老年人家庭地位的影响因素,应用赫克曼定序 Probit 模型处理代际同住的样本选择问题。研究发现近年来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参与家庭经济决策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有近半老年人对除自己开支外的家庭经济决策无权做主;

  • 关于SAChina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站点导航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8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京ICP备05065075号-21

登陆SAChina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忘记密码?
 搜索SAChina
微信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