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首页
  • 新闻
    • 学术新闻
    • 社会观察

    聚焦学术,关怀社会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教研
    • 学者
    • 课题
    • 论著
    • 咨询
    • 教学
  • 活动
    • 学术会议
    • 学术讲座
    • 学术交流
    • 活动实录
  • 期刊与数据
    • 《中国社会研究辑刊》
    •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 《工作论文》
    • 期刊聚合
    • 学术数据
  • 图书馆
  •  搜索
  •  登陆
  •  注册

  1. 社会学人类学网
  2. 正文

自动驾驶中的社会行动主体分析

2021-03-15 09:03  工作论文
摘要: 电车难题向自动驾驶技术 L5 场景的延伸会带来一个新难题:伦理和法律责任主体缺场。对此,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先进国家在规制上形成了两条路径:真人驾驶员路径和算法驾驶员路径。前者解决了主体缺失难题却不适用于 L5 场景,后者适用于 L5 场景却没有解决主体缺场难题。L5 场景的主体缺场,在本质上是社会行动者缺场,确认 L5 场景的社会行动性质有助于我们从社会互动逻辑出发寻找缺场的社会行动者。研究表明,L5 场景缺失的主体其实是一个社会行动者关系链,处于前端的是自动驾驶车辆的制造商。
作者: 邱泽奇


相关文件
  • 自动驾驶  (2 MB)
 阅读下一篇
分家和反馈模式

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反馈模式”的社会基础进行考察,发现中国过去和当前都是以小家庭为主要的家庭形态,反馈模式是在这些小家庭之间而非小家庭内部进行的。反馈模式正是在分家之后维系这些小家庭的家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这些小家庭在直系五服的范围内组成“直系组家庭”,向外延伸构成了小家、大家、国家等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形态。

 阅读上一篇
中国新女性的自我成长

独生女作为新型中性化养育方式下成长的一代女性,以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成长能力建构出越超传统的自我价值期望、新型的性别关系和坚实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重新建构社会性别观念、性别关系和性别自我认同具有深远意义。新女性的人生经历将有可能开创中国本土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实践,为国际社会性别平等的实践提供重要的经验.

  • 关于SAChina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站点导航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8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京ICP备05065075号-21

登陆SAChina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忘记密码?
 搜索SAChina
微信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