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价大涨,我们的“餐桌”会受影响吗?
2022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极端天气、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认为,2023年粮食安全危机尚难完全化解,全球谷物价格或将持续高位震荡。
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变负:初婚人数创多年新低 经济压力成最大阻因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消息,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人口数据,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较2021年年末减少85万人。
2023年,如何全力拼经济?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2022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到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系列表述不难看出,决策层对于当前经济困难的局面已有充分认知,并且释放出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信号。
广州“解封”一周逐步恢复烟火气,不断优化核酸策略
12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走访发现,相比于“解封”前,广州地铁客流量已明显提升,基本处于满座状态。位于广州天河区的珠江新城商圈内,不少人前来逛街、消费。晚上,花城汇、海心沙一带,不少居民来此散步休闲。虽不及往日的热闹,但“烟火气”、生活气息正在逐步恢复。
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透露了哪些信号?
据央视新闻,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要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和校园等疫情防控、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发布了这二十条措施。其中包括密切接触者原来的“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
年轻人想早点退休,老年人想继续就业?
接下来的十年,“60后”群体将持续进入退休生活。对于很多崇尚FIRE(经济独立,提前退休)的年轻人来说,退休意味着追求向往生活的开端。但对很多真正步入退休生活的老年人而言,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彻底停止工作似乎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欧洲的惊呼中,中国车准备好了吗?
中国品牌汽车进入欧洲市场也引起来印度媒体的关注。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一位欧洲消费者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明白他们目前在当地市场缺乏消费者品牌认知,缺少零售店和汽车零配件网络。该报道认为,现在的欧洲市场正处于一个经济高度不稳定、能源危机和高通货膨胀的时期,这给了中国企业一个市场学习机会。
成就彪炳史册 蓝图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份全面阐述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求真务实的报告;这是一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具有深刻历史洞察力、重要理论引领力、强大实践指导力的报告;这是一份全面擘画未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前景的报告,必将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太卷了?大学生“逆向考研”引热议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即将开始之际,一个名为“逆向考研”的现象引来不少网友热议和诸多媒体置评。这主要描述的是“双一流”高校本科生考取“双非”高校研究生的情况,被形容为“向下考”的“逆流”。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撰文称,广州大学录取的2022年研究生新生中,出现了一批985、211高校毕业生,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毕业生。广州大学是大家
拜登签署的新政令,对中国影响将有多大?
当地时间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计划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生物技术研发,促进制药业以及农业、能源等行业的“美国制造”,承诺“用国内强大的供应链替代来自国外的脆弱供应链”,以减少在相关领域对国外的依赖。
中央定调下半年中国经济 释放五大重要信号
下半年中国经济怎么干?中央给出答案。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保交楼、稳民生”“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此次重磅会议给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释放出重要信号。
烂尾楼引发停贷,商品房预售制会取消吗?
最近,越来越多的烂尾楼业主选择集体停贷,中国的房地产乃至金融体系,迎来一场不容忽视的风险。从根源上来看,业主停贷是因为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楼盘烂尾,而从技术层面来看,之所以会出现楼盘烂尾,是因为商品房预售这种销售模式的存在。如果商品房都实行现房销售,就不会有业主因为收不到房而被迫停贷。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了20多年之后,一直备受争议的商品房预售制终于掀起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