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首页
  • 新闻
    • 学术新闻
    • 社会观察

    聚焦学术,关怀社会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教研
    • 学者
    • 课题
    • 论著
    • 咨询
    • 教学
  • 活动
    • 学术会议
    • 学术讲座
    • 学术交流
    • 活动实录
  • 期刊与数据
    • 《中国社会研究辑刊》
    •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 《工作论文》
    • 期刊聚合
    • 学术数据
  • 图书馆
  •  搜索
  •  登陆
  •  注册

  1. 社会学人类学网
  2. 正文

人口年龄结构变迁: 主要特点、多重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021-04-24 02:04  工作论文
摘要: 2021 年 5 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发展已经出现重大转向,人口年龄结构作为反映人口新国情的重要维度,其变动势必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和政策走向,因此亟需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本文基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多重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在纵向上少儿人口占比逐渐减少,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增加,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高龄化趋势明显;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经历“年轻型 - 成年型 - 老年型”的重要转向;总体人口年龄结构上呈现老年型,但各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存在差异性。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势必带来人口、经济、技术、文化上的多重影响。面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我们应秉持着稳总量、调结构、化风险、促均衡的应对思路。下一步策略需要积极应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首先放开生育控制,构建全人群、全生育周期的生育友好型社会;其次加速“数量 - 质量”的劳动力偏好转型,发展知识型、创新型经济;最后营造老年宜居环境,让老年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相关文件
  • 人口年龄结构变迁: 主要特点、多重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 MB)
 阅读下一篇
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理念突破、脉络演进与体制再构

立足中国老龄化新国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既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无疑与贯穿人口老龄化新形态、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强国方略下人口发展目标战略选择和多元共同体共识的理念突破高度相关。一方面,从行动到战略的脉络演进的历史层面看,实施积极应对人

 阅读上一篇
老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近日公布,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

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引起广泛关注。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

  • 关于SAChina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站点导航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8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京ICP备05065075号-21

登陆SAChina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忘记密码?
 搜索SAChina
微信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