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首页
  • 新闻
    • 学术新闻
    • 社会观察

    聚焦学术,关怀社会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教研
    • 学者
    • 课题
    • 论著
    • 咨询
    • 教学
  • 活动
    • 学术会议
    • 学术讲座
    • 学术交流
    • 活动实录
  • 期刊与数据
    • 《中国社会研究辑刊》
    •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 《工作论文》
    • 期刊聚合
    • 学术数据
  • 图书馆
  •  搜索
  •  登陆
  •  注册

  1. 社会学人类学网
  2. 正文

从立业到成家: 社会转型背景下教育与工作对初婚时间的影响

2024-05-21 01:05
摘要: 从先成家后立业到先立业后成家的转变是我国青年向成年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趋势,这种转变敦促我们重新审视初婚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已有关于教育和工作如何影响初婚时间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初婚时间的早晚效应,这种解释遮蔽了其影响初婚时间的快慢效应。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2018 年数据,使用离散型事件史分析方法,将风险期起点从 15 岁生理性成熟变为获得初职时间,考察教育和工作类型对于初婚时间快慢的影响发现,教育和工作类型会对个体初婚时间的快慢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受教育水平越高,人们进入初婚越快;相比于个体工作,体制内工作者进入初婚越快。 这种作用在不同性别、初婚队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这为我们理解当前青年人的婚姻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社会转型;立业成家;初婚快慢;教育与工作类型
作者: 曹桂祥,李建新


相关文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f  (2 MB)
 阅读下一篇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青年发展: 理论、议题及其改革路径

 

 阅读上一篇
数字技能与工作普惠机制探索

数字技术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学界对于数字技术影响劳动者的讨论,可分为数字技术应用导致劳动者“去技能化”和劳动者“再技能化”两类观点。从学界的争论出发,将劳动者数字技能转变视作数字技术影响的表现,通过引入“工作普惠”概念,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20年数据,分析劳动者数字技能水平与其工作获得

  • 关于SAChina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站点导航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8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京ICP备05065075号-21

登陆SAChina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忘记密码?
 搜索SAChina
微信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