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首页
  • 新闻
    • 学术新闻
    • 社会观察

    聚焦学术,关怀社会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教研
    • 学者
    • 课题
    • 论著
    • 咨询
    • 教学
  • 活动
    • 学术会议
    • 学术讲座
    • 学术交流
    • 活动实录
  • 期刊与数据
    • 《中国社会研究辑刊》
    •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 《工作论文》
    • 期刊聚合
    • 学术数据
  • 图书馆
  •  搜索
  •  登陆
  •  注册

  1. 社会学人类学网
  2. 正文

分工实践与观念互动的共塑:情境视角下的 中国夫妻婚姻满意度研究∗

2024-11-14 09:11  工作论文
摘要: :围绕性别分工、性别观念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现有文献欠缺夫妻双方的分析视角和互动情境的问题意识。 本文 使用 2020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构建情境视角下的分析框架,以考察经济和家务维度的性别分工实践以及夫妻性别观念互动如何共同形塑婚姻满意度。 研究发现:首先,“男人养家,女人持家”的传统分工无法达成两性满意的婚姻,当代中国女性要求丈夫既能挣钱养家也能分担家务,男性虽然要求妻子操持家务,但也看重妻子的经济贡献。 其次,基于夫妻双方性别观念的交织对观念互动进行分类,性别观念冲突的类型不利于提升婚姻满意度,个体对配偶经济贡献和家务贡献的重视程度随互动类型而变化,“丈夫现代—冲突型”中夫妻对彼此承担经济责任的要求存在矛盾,表明分工实践与观念互动交互作用于婚姻感受。 最后,与性别分工实践相比,夫妻间性别观念契合对中国夫妻婚姻满意度而言更为重要,同时需要关注两种影响在不同婚姻队列和城乡地区间存在的异质性。
关键词:  婚姻满意度;性别分工实践;性别观念互动;夫妻互动情境
作者: 姜凤姝 刘爱玉


相关文件
  • 分工实践与观念互动的共塑  (2 MB)
 阅读下一篇
从长寿到健康: 中国特色人口健康的理论与实践

在人口转变和健康转变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已经步入长寿时代。人口健康作为国家战略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且深刻的影响。中国特色人口健康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健康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为理论渊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通过对比中美日三国人口和健康转变的特点,发现中国与美日两国在实现人口

 阅读上一篇
基于不同口径的省际迁移流动人口的结构比较

不同的统计口径对应着不同的人群,并对应着不同的样本结构,进而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存在结构性偏差。针对户籍口径与5年前常住地口径,本文利用七普数据,描述比较分析了两种口径下的中国迁移流动人口、以及5年前常住地口径下的户口迁移人口与流动人口、户籍口径下的流量与存量流动人口这三组样本间的结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这三对迁移流动人口

  • 关于SAChina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站点导航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8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京ICP备05065075号-21

登陆SAChina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忘记密码?
 搜索SAChina
微信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