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 谷爱凌演讲:自信是可以学来的,自信无关长相

    美是什么?自信从何而来?最近,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的中国冰雪之夜活动中,谷爱凌和大家聊了聊她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

  • 史上最多毕业生1076万: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

    4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主持召开就业形势座谈会。他指出,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人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类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信息推送、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各类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聚焦干部贪腐“35岁现象”:现实世界贪腐、网络世界沉迷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少数年轻干部“刚踏上仕途,就走入歧途”,出现贪腐的“35岁现象”,令人扼腕叹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 2021年人口数据陆续出炉,这个省靠“抢人”赢了

    据中新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4日,至少有15个省份发布了2021年人口数据。两个人口过亿省份人口保持正增长,中国有两个常住人口总量超过1亿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和山东。这两个人口大省的常住人口总量2021年还是保持了正增长。

  • 1个月拿证年收入50万?又有人盯上数千万父母钱包

    “月薪1.5万,大专可报”“‘依法带娃’ 时代正式到来:3千万父母都在考家庭教育指导师”……没有专业限制,没有学历限制,收入高,成为众多机构吸引考生报考的噱头。

  • 俄乌战争进入第七天,这5件事很不寻常!

    到3月2日,乌克兰战争爆发已整整一个星期。七天里,局势急遽演变,让世界震惊,也让我们痛心。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今世界的很多秩序正在被彻底打破。

  • 全国多地婚姻大数据出炉,“姐弟恋”或成未来趋势?

    今天是2月22日星期二,也是农历壬寅年正月廿二,被网友誉为史上最“二”的日子!与此同时,因“二”谐音“爱”,这一天也被称为两千年以来最有爱的日子。新人们为此蜂拥而至,一“号”难求。

  •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20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席闭幕式。

  • 北京冬奥,世界感受到的是什么?

    这个春节,世界的目光再一次齐聚北京。“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中国式的浪漫,也再次让世界惊艳。

  •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聆听习近平主席2022年新年贺词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准时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从“国家盘点”中触摸生活的温度,于字里行间找寻奋斗的身影,在温暖的话语里获得心灵鼓舞。大家也从视频中努力分辨着,书架上的照片上新了没有。那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写照,也是“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答案。

  • 宁吉喆: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化解三重压力从四个层面稳预期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 调查:生育一孩妇女就业几率下降约6.6% 二孩再降9.3%

    最近,全国各地已相继完成了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改工作,密集出台鼓励生育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完成修法或启动修法,其中延长产假、增设育儿假、发放生育补贴备受关注。

  • “天价”补习班将成历史!学生补课费进入50元时代

    伴随“营改非”期限临近,为确保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益属性,堵住行业过度逐利和机构跑路的通路,多地陆续公布了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的资金监管细则,政府限价的实施路径也逐渐明晰。

  • 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超105万 这两个群体值得关注!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距离1981年全球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已经过去整整40年,但这种疾病仍然在人类社会流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超过105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与此同时,一些人群中的感染比例也出现明显升高。

  • 世卫组织:“奥密克戎”在全球总体风险等级为“非常高”

    当地时间1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南非于24日上报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有几处突变可能对其传播能力和致病程度产生影响,但眼下“尚不清楚”奥密克戎是否比其他变异毒株更具传染性,以及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 当代年轻人真的不愿婚育了吗?

    2011年至今,我国生育政策已从“双独二孩”发展到“全面三孩”。历经10年嬗变,“让不让生”已不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想不想生”和“生了怎养”。回顾政策历程,10年间,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2021年放开“三孩”,这表明政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决心。事实上,生育背后还有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相互牵

  • 医保改革走过3年,百姓用药受惠几何?

    近日,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联合发布《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指出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连续3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新增433种新药、好药进入目录,并组织五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218个品种,累计节约费用约2500亿元。

  • 再送袁隆平: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年。11月15日,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人们再一次送别袁隆平。在袁先生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 美国明目张胆抢芯!企业交出机密数据 后果如何?

    9月23日,美国政府以应对全球芯片危机为名,强势要求包括台积电、三星在内的20多家芯片相关企业提供商业机密数据,而且声称若有企业不配合将或采取强制性手段。8日是最终的截止日期,面对美国动用国家机器勒索企业机密数据,相关企业到底如何应对?交出核心数据意味着什么?美国为何此时要公然勒索数据?这种科技霸凌,会造成何种后果?

  • 体面劳动,一份中国制造业的沉重考卷

    尊重劳动,这是社会一直倡扬的价值理念,也是劳动者一再呼吁的基本权益。可如今,劳动歧视却似缕缕升腾中的阴霾袭向职场择业者的心头,避之不及,驱之不散。

回到顶部